> 政策扶持 > 相关安全 > 相关安全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6-21
    【国家扶持项目】近年来,山东青岛着眼于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发展、改善城区环境,把老城区企业搬迁作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青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环保搬迁,力求打造以“产业转移升级、城市功能优化、县域活力增强、居住环境改善”为特征的转型发展新格局。

 

 
    搬迁搬出“两重天”
 
    6月5日,一艘满载3300吨冷冻乙烯的运输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港靠岸,冷冻乙烯没有在港口进行装车运输,而是通过一条运输管廊,直接送达了距海港9公里的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厂园区内,最终流入园区内的乙烯储罐中,用于工厂的PVC(聚氯乙烯)生产。
 
    海晶化工总工程师郎需霞兴奋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由于乙烯需要在零下102℃才能液化,因此过去只能靠深冷液体运输车运输,不但运输成本非常高,而且危险系数也很高,“现在通过管线直接输送,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也提升了运输安全性,此外,储罐容量高达5万立方米,高容量的存储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调控原材料供应,自身消化不完的乙烯,还可以随时再转卖出去”.
 
    在园区内的一个约200平方米的中央调控室内,记者看到,20多名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同时操控着1000亩工厂园区内所有生产车间内的设备。而在工厂外面,运输车来往穿梭,从各地运来的原材料,经过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流程,变成高品质的产品,又不断运往各地进行销售。
 
    然而,与眼前这种忙碌而有序的场景不同,就在几年前,由于国内聚氯乙烯严重过剩,且产品品质较低、同质化严重,海晶化工举步维艰,苦苦思索着企业的出路。郎需霞告诉记者,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海晶化工借助青岛推动的工厂搬迁实现的产业升级改造,“借助搬迁到新址的机会,不但改善了企业的物流,还提升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水平,新的高品质产品帮助我们打开了新的市场”.
 
    政策助力破解企业难点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在城市边缘地带聚集了一大批老工业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老工业企业大多产业发展层次低,产品质量较低,生产流程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现象突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企业认识到这点,也希望实现产业升级、扩建高端产能,然而却受限于原址的空间因素等,一直未能如愿。
 
    为破解这些难题,加快转型发展,青岛市通过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决定实施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
 
    然而,搬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大事,涉及面众多,靠企业一己之力几乎不可能完成。为了推动企业实现搬迁,青岛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多项扶持政策。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搬迁的钱从哪来。对此,青岛市将搬迁企业原址土地按照规划用途实行拍卖,并将土地出让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企业,有效调动了企业搬迁的积极性。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办综合部部长王宝刚告诉记者,以海晶集团公司在李沧区的老厂区为例,搬迁腾出的500亩土地拍卖获得41亿元,扣除上缴国家的税费后,全部返还企业,为新厂区的一二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外,财政也对搬迁给予积极的扶持,按照企业投资规模给予10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的补助,并设立5年期1.5亿元专项资金,对化工企业和搬迁困难企业给予部分贴息支持。青岛市还每年多次安排搬迁企业项目招商,并推动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组织银团贷款,扩大融资数额,降低企业搬迁资金成本。
 
    “通过一系列的资金筹措,全市已启动搬迁的100户企业建设新址项目需要550亿元,目前都基本有了着落。”王宝刚说。
推荐阅读
专栏评论
多国表态支持土耳其民 【国家扶持项目】土耳其15日晚发生未遂军事...[详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