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人物专访 > 人物专访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yh  2016-05-19
 
 【国家扶持项目】同2013年的《边缘革命2.0》和2014年的《信息经济》一样,《未来已来》集中反映了信息社会50人论坛及其成员关于信息社会的最新思考。全书除序言外共收录了31篇文章,分布在“理论创新”、“互联网+”、“制度与文化变迁”、“信息社会发展报告”等几个篇章。与往年不一样的地方也很明显:一是作者范围突破了论坛成员的限制,特意收录了一些专家在论坛学术活动中的演讲,既是主题需要,也体现了论坛学术研讨的开放性;二是文章选题表面上看有些零散,但核心思想比较聚焦,都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未来怎么看?未来怎么办?
 
  通读了本书所有文章后发现,给它起名叫《未来已来:互联网+的重构与创新》,至少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信息社会已经来了,实践、理论的创新都已经有了很好的表现;二是中国选择“互联网+”作为新时期推进信息化的核心策略,在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三是当未来期然或不期然来临的时候,势必会对现实产生影响,有些还很可能是冲击力、破坏力非常大的影响,很多人、企业、组织可能一时难以适应。当然,本书似乎也在告诉我们,未来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身边,就在当下。这里试着谈一下本书的几大看点。
 
  1.未来并不神秘
 
  是谁最早认识到了未来已来?这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但彼得﹒德鲁克至少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大概是在1960年,他有一本书名字就叫《已经发生的未来》(LandmarksofTomorrow),被称为是“未来主义”代表之作。后来他还写了《不连续的时代》(1969)、《看不见的革命》(1976)、《新现实》(1990)、《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等,自称都是为了“展现已经发生的未来”。但德鲁克似乎并不喜欢未来学家的称号,甚至对未来学“有点讨厌”。1995年他在《已经发生的未来》再版序言中声明:“我并不相信预见或预言,在我看来那是自欺欺人。”在别的场合他也曾表示:“我不做预测,我只是望向窗外,看看那已经发生的未来。”他认为比较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早期诊断”。
 
  无独有偶,阿尔文·托夫勒也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未来学家”。大多数被称为未来学家的大师可能都一样,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先知先觉者,只是比常人更细心、更用心、更随心一些罢了。因为细心,他们比一般人看到的更多些;因为用心,他们比一般人看到的更真些;因为随心,他们比一般人看到的更远些。
 
  中国不缺乏想象力土壤,但没能产生出自己的“未来学家”或“未来学家群体”,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四年前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成立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信息社会就是在研究未来。本书集成了数十篇论文,部分反映了论坛成员和有关专家对信息社会的最新观察、思考与洞见。
 
  2.未来就在2015
 
  从人类社会大的发展阶段看,未来就是信息社会,对于这一点现在已基本没有原则上的争议。对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特征、发展规律及其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成像描述和影响分析,目前还没有真正让大多数人信服的系统理论支撑。但信息社会的实践已经非常丰富,中国的表现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读懂中国、读懂2015,对了解信息社会未来走向很有帮助。
 
  一般来讲,认识未来主要是把握好四大看点:一是看技术,就是关注技术走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二是看痛点,就是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三是看政策,就是分析新的政策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四是看迹象,就是发现带有成长性、趋势性的现象苗头。
 
  可以说,上述四大看点在2015年的中国都有很好的体现。以政策为例,2015年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文件就有十多份,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物流业、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等诸多领域。至于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信息化相关政策就更多了。
 
  这些政策及其行动计划的实施,无疑将对中国信息社会走向、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细心的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