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08

原标题:在改革深水区率先破题

——来自中关村暨国家高新区方阵的调研报告(上)

创新驱动发展

核心提示

●1988年我国***家国家高新区在中关村诞生,2012年这一数字达105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10.1%

●2012年,国家高新区企业R&D经费支出达2749.1亿元,占全国企业35.6%;全部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2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107.5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4倍

●作为国家高新区的领头羊,中关村创造了多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经验,诞生了全国***家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家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机构、***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企业

●中关村集聚了大量高端要素,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占全国1/4,创业投资额占全国1/3,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1/3

●中关村涌现了大量重大创新成果,年技术交易额约占全国40%,其中80%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中关村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5和1/6

●中关村技术“走出去”日渐活跃,2012年企业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的12.8%

 

中关村再一次引领全国。

8月9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向外界透露,拟设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

该银行一旦建成,将成为中国***家真正意义的科技银行。

去年8月,中关村推行科技金融改革,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一年后的今天,中关村银行的提出,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新开端。

不止于金融,在过去3年里,中关村掀起了新一轮改革。

2011年年初,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村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从那时起,中关村开始推行“1+6”新政,并在我国首家人才特区里进行着一系列探索。

“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不能装进篮子都是‘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

从当年的“电子一条街”起步,到如今的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一直围绕着“高”“新”做文章,率先改革,率先破题,不断释放高校院所的活力,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能否进一步深化改革,并顺利闯过险滩,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行先试,中关村试图在改革深水区率先突围,为新一轮改革闯出一条路来。

统筹科技管理,改变“九龙治水”

“北京不该只有一个联想。”在2011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动员大会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道出了内心的困惑。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个系统工程。一直以来,我国由若干部委管理,大方向一致,但做出具体政策细则相当困难。”柳传志以联想股权改造为例,阐述政出多门的尴尬,“当年,如果不是刘淇书记亲自抓,用会议纪要代替具体政策条款,联想绝对不会有今天。当时,如果能把纪要变成细则,北京今天就不该只有一个联想。”

近年来,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变化明显,但“九龙治水”现象依然存在。科技管理职责,分属20多个部门和机构,各部门之间事权界定不够清晰,职能交叉重叠现象突出。

“如今,人们都在讲‘政产学研用’,我认为,‘政’字尤为关键。搞好‘政产学研用’,首先在于‘政’字上面的协同创新。”时任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燕友认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从整合资源上做文章。”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雾霾尚未散尽,国务院作出决定,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集中精力统筹资源,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组织和领导机制,在中关村里,建立了由科技部牵头、20多个国家部委参与的部际协调小组。与此同时,有关部委与北京市组成部市联合工作组。

在北京市层面,组成以时任市长郭金龙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北京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成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专项工作组。

“1+6”新政的推出,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关村科技管理统筹“新的里程碑”。其中的“1”,就是北京市会同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中关村创新平台,对跨层级审批和跨部门审批加强协调和督办。

“坚冰已被打破,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坚定不移地朝前走,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柳传志说。

突破产权坚冰,激发创业热情

中国技术交易所董事长熊焰,正在打造“技术、产权、交易”的“三维空间”。

在他看来,推动科研院所股权激励,对中国技术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股权激励是中技所在技术产权化方向的一个探索。技术只有产权化,才能被引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增值”。

不过,他的这种理念,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并未在“国家队”里形成共识。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院所转制企业,集聚了中国最雄厚的科研力量。但在“国家队”里,科研人员申请项目、做课题、写论文、结题报奖,往往就是科研的全部。在这里,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早已见怪不怪。

在这种情况背后,“产权”或“所有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桎梏。

清华紫光等企业,科研人员甚至创始人,受困于股权激励。他们从无到有地创立公司,却难获股权激励,与财富无缘,这与创业的巨大付出不符。久而久之,在“国家队”里,科研人员的创造力难以充分发挥。

作为参与制定规划纲要的***之一,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所有制之结”是中关村实行自主创新并真正成为示范的核心环节和最大难点。由此导致两个现象:其一,联想、方正确是民营企业,但其“红帽子”对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其二,如今,高校院所已有成为新的“象牙塔”趋势,很多科技人员不屑于创业。

在王德禄看来,这种现象和改革开放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分不开。本来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国有企业,但现在这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路延伸到大学和科研院所,延伸到科研经费,一步步困住了科研人员的手脚。

不让“产权归属”困扰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中关村加快股权激励试点——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在院所转制企业以及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进行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改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

“我称之为中国特色的股权激励,以政府对创业者的激励形式来体现。当然,这些仍需深化。”王德禄认为,中关村体制机制创新,核心仍应放在大学、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改革上,让大学和科研院所有更大的自主权,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下海创业。

跳过文凭限制,高端人才“坐电梯”晋升

中专生尹卫东当上了教授。打开红彤彤的证书,对着“生物医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几个大字,他端详了许久,连说了几个“没想到”。

尹卫东,北京科兴当家人,从1984年起投入疫苗科研。在过去30多年里,他在国内***个自主研发出甲肝灭活疫苗和甲乙肝联合疫苗,成为国家重大项目“SARS灭活疫苗的研制”课题负责人。

尽管在研发上多有成就,但一提起职称他只是摇头:“我只是个中专学历,申请啥教授职称,一级一级评上来,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级别的要求,太麻烦了。”

尹卫东的困惑,正道出了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呼唤了太多年;“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忽视了太多年。在现实操作中,重视“硬杠杠”,忽视“软实力”,成了一种通行做法。

中关村的改革,正是从这里着手。

按照《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曾取得国家级人才科技项目表彰奖励、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曾担任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不需要参加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可以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专业技术资格。

这就意味着,不用答辩论文,无需著书立说,无论中专、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只要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就有可能被评为“教授”。

尹卫东没想到,“经过基本科研材料的提交、半小时***面谈、***评审等简单审批后,就获得了职称”。

把有能力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在中关村改革中,给了特殊人才一个特殊通道,让他们可以跳过“爬楼梯”式的逐级晋升,完成“坐电梯”式的一步到位转变。

如今,改革试点已从海淀园、亦庄园扩展到中关村“一区十六园”。

摘掉“有色眼镜”,民营资本筹备银行

中国***家真正意义的科技银行正在中关村酝酿。

不同以往,这家银行将由民营资本发起。

在国有资本一统天下的银行业,中关村新一轮改革,即将破茧而出。

8月9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中关村发布了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包括支持设立中关村银行、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数据交易市场等内容。

当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中国拟试点的首批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也在考虑这一新兴模式。

“中关村银行,主要为科技型、创业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快捷、低成本金融服务的科技银行;基于创新信用机制和大数据运用的互联网银行;由众多民营资本发起并参与、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郭洪说,中关村要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今年以来,监管层频频为民营金融机构改措施吹风。7月31日,在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监管工作会议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争取在下半年推出”。

在新一轮改革中,不让“有色眼镜”干扰民营资本发力,中关村银行将“由民营资本发起并参与”,一旦成功将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按照规划,中关村银行是民营属性的,将为园区内两万多家高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来运营银行。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如今的中关村银行将成为中国金融创新的突破口。”一位参与筹备的人士说。

关注中小企业,让更多“草”长成“苗”

“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我们常常被忽视。”不少科技型企业抱怨,按照现行体系,初创期的小企业容易被政府忽视。

对于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自主创新并非易事,把自主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更加困难。

一方面,由于技术和产品较“新”,市场对其缺乏了解,往往持质疑观望态度;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大都囊中羞涩,无法开展大规模市场推广和营销,在产品问世之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站在市场门口“望洋兴叹”。

“政府要做的,不是把企业卖不出去的产品卖出去。”在碧水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看来,政府要通过环境的营造,助推“企业研发和打造品牌”。

中关村改革从“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入手。

按照现行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是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在中关村的探索中,科技部等部委在中关村实现了对于科技型企业的“量体裁衣”。

增加反映创新成果的“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经审(鉴)定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防专利、技术秘密”作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注册满半年不足1年的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的规定,且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20%以上的,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与此同时,中关村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撬动市场上发力。

北京科兴的殷晓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2009年4月25日,世卫组织公布墨西哥和美国出现猪流感疫情;6月19日,北京市政府就与公司签订了200万人份疫苗的合同。北京市提前支付300万元订购款,支持了我们甲流疫苗的研制和生产。北京科兴得到了发展,中国也成为全球***个拥有甲流疫苗的国家。”

不让“重视不够”妨碍中小企业成长,面向企业营造创新生态,中关村改革,让更多“草”长成茁壮的“苗”。(记者 韩义雷)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