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扶持 > 补助资金 > 补助资金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2

经过2轮延期,新加坡华侨银行收购香港永亨银行的并购在最后截止日达成协议。华侨银行支付384.28亿港元全资收购永亨100%的股权,剔除物业重估,收购价对应永亨银行2013年2.07倍市账率(PB)。至此,香港市场上的家族银行仅剩下大新银行和东亚银行。

4月1日,华侨银行行政总裁钱乃骥在记者会上表示:“华侨与永亨的互补效应极强。收购完成后,可将大中华区的盈利贡献从6%大升至16%,未来将充分运用新加坡银行的产品优势主要发展跨境和理财业务,有望将永亨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从目前的21%大幅提升至36%或以上。”

若按照“综合净账面值”计算(包括物业重估),每股125港元的收购价约等于1.77倍PB。但由于物业重估本身并不产生盈利,纯属会计影响;若依据早前越秀集团收购创兴银行的统一口径计算,本次交易总代价约2.07倍PB。

由于公众持股量低于25%的最低要求,永亨银行将在交易完成后撤销上市地位。

“天作之合”

在中国内地,永亨拥有5家分行和10家异地支行,其中12家高度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反观华侨银行,16家分行分散于各大一线城市,华南只有广州一家分行。在港澳,永亨55家分行主攻中小企业和;华侨唯一的香港分行只做大企业融资。两者业务的天生互补性是促成交易的决定性因素。

“华侨银行空有丰富的金融产品经验,却一直无法深入到大中华市场。跨境和中小企业贷款,都是华侨单独无法渗透的业务范畴,借助永亨成熟的两地客户基础,协同效应畅通无阻。”钱乃骥预计,收购将在2017年对华侨银行的每股盈利产生实际增长。他承诺18个月不裁员。毫不夸张的说,华侨银行为了这笔收购不惜“伤筋动骨”。

这次收购将使得华侨银行的普通股本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比率由原先的14.5%和16.3%急降至11.0%和12.5%。财务总监陈首平表示,若有必要,将寻求在新加坡股本融资来完成收购,加上自有现金和承诺贷款,收购资本充足。

新加坡Kim Eng证券银行银行研究副总监陈昔典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访问时表示,永亨银行的弱项(手续费收入)正是华侨银行的最强项。若无意外,华侨银行可以10到11倍的PE完成股本融资,融资成本介乎9%-9.5%;而目前永亨银行的股本回报率超过12%,只要稍做整合,每股盈利增长没有悬念。

瑞银分析,收购永亨银行将使得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的贷款占比从目前的15%提升至25%,并可大举涉足区内的贸易融资和离岸业务。近期,香港金管局下发指引收紧本地银行对内地取用的信贷投放。钱乃骥回应,华侨银行更看重大中华区与东南亚市场高逾600亿的双边贸易额,主要瞄准离岸融资,收购永亨并非为了提升该行在中国内地的贷款组合。

“最后一分钟”成交

华侨收购永亨的传闻最早出现于去年底,先后出现过农行、安邦保险和澳新银行三个竞争对手。2014年1月,永亨确认与华侨进行独家谈判,但交易2次延期,中间更传出安邦高价“截糊”,3月31日是双方商定的最后死线(Deadline)。

“以综合账面值计算,安邦一度开价1.7倍PB,与华侨最后成交的1.77倍仅一步之遥。直至1月底,永亨才最后接受了华侨银行报价。”前述知情人士说。至于2次延期,主要是为了取得金管局的预先批核。

钱乃骥认为,最后的收购作价充分反映了永亨银行现有业务的估值,公平合理,很难直接与越秀集团收购创兴银行做比较,因各自诉求不同。他确认,交易已获得金管局的初步同意,但仍须新加坡金管局、澳门金管局和香港保监处等监管机构批准,预计最快6月可完成。

与越秀收购创兴75%股权并维持其上市地位不同,华侨银行启动全面要约收购永亨100%的股权。管理层解释,并不想与小股东分享收购红利,华侨银行未来也没有计划在香港第二上市。

陈昔典分析,全面要约是并购的通常做法。100%私有化以后,华侨银行可以灵活选择后续增资,无需受联交所公众持股的限制。与此类似,在2009年完成了对永隆银行的强制性收购,并撤销其上市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华侨银行在过去10年间积极强化其大中华组合。2006年起,华侨银行先后三次收购股权,最新持股20%;并在2009年收购中航信托19.99%的股权,成为首家进军内地信托行业的外资机构。

下一个,大新?

永亨卖盘落实后,市场迅速将焦点投向最后的中小型家族银行大新。

早前,大新银行集团和控股股东大新金融大幅折让33%向市场配股集资12亿港元。除了提升资本充足水平,集资所得用来增持大新银行股权,惹来卖盘猜测。董事总经理王祖兴也在分析师会议上承认不排除出售银行的可能性。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农行早在2年前就向王氏家族提出了与创兴、永亨类似的收购报价,但最终未能成事。随着家族银行的资源稀缺,农行又急需国际化,大新银行很可能步永亨后尘,新加坡大华银行也是潜在竞购者之一。(编辑 于晓娜)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